1)树莓派1,价格约几十块 第一款树莓派于2012年发布,使用了来自博通的基于Arm的处理器,单核ARMv6 CPU时钟频率为700MHz 树莓派支持多种编程语言,包括C、C++、Rust、Go-lang和Javascript等。 2)树莓派2,价格约几十块 第一代树莓派的成功,让负责开发它的非营利组织——树莓派基金会发布了后续产品——树莓派2。树莓派2是在1的基础上进行了巨大的升级,CPU单核ARMv6升级到了时钟频率为900MHz的四核ARMv7,另外内存也提升到了1GB。 基本上像个电脑了 3)树莓派3,价格约几十块 2016年,树莓派基金会发布了树莓派3B,实现了向64位的飞跃。新机型包括一个运行在1.2GHz的64位四核ARMv8处理器,以及支持802.11n Wi-Fi、蓝牙连接,并且可以从USB端口(而不是内置的micro-SD卡插槽)启动。 4)树莓派4,价格约几十块 树莓派4,它于2019年6月发布 处理器从基于Cortex-A53的博通BCM2837升级到了更新的博通BCM2711。它采用了1.5GHz 64位四核ARM Cortex-72架构。新处理器还包括一个更好的GPU,博通VideoCore Ⅵ,时钟频率为500MHz。这意味着,树莓派要比3快很多。内存也进行了升级,由1GB、2GB和4GB版本改进为2GB、4GB和8GB。 感觉平时用一用应该够了,但是估计文件处理不知道 行不行 5)树莓派5,价格约400块,价格高了不少,但是还是可以接受
从 PCIe、支持 OpenGL ES 3.1 和 Vulkan 1.2 的 GPU 到主动式散热,看起来现在的树莓派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开发板了。 树莓派5大概20月份可以发货了。 与前面相比,性能、功耗和价格都提升了不少,但是是不是适合还不知道。 5)与Arduino的区别 深受业余爱好者喜欢的单片机是Arduino。和树莓派一样,它也有很多型号。Arduino是一块微控制器版,允许你编写软件(使用Arduino IDE),并将其上传到电路板上以控制外部电路。这意味着它也可以控制任何外接设备,从LED到电机或继电器。 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,Arduino使用的是微控制器,而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CPU,这意味着Arduino以更低的时钟频率运行,大概在16MHz到80MHz之间,并且只有很小的内存(2KB到32KB)。它不能运行像Linux这样现代操作系统,而只能通过Arduino IDE直接运行在上面编程的软件。不过,它的优点是功耗很小,并且启动速度很快。非常适用于需要极低功耗、启动快速和良好的可靠性的项目。 |
说点什么...